麦琪的礼物教案

时间:2024-07-15 23:40:04
有关麦琪的礼物教案四篇

有关麦琪的礼物教案四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麦琪的礼物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麦琪的礼物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领会小说构思之巧妙。

2.学习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说。

3.学习主人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难点]

1.小说精巧的结构,出乎意料的结局。

2.理解作者对小人物身上人性美的歌颂。

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说是教学难点。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再造想像法。

3.比较法。

总体构想

1.摒弃按照小说情节“开端、发展……结局”而教的公式,采取“总体一局部一总体”的方法:先通览全篇,了解概貌(包括内容与形式),再深入局部(细部)。仔细揣摩,最后又回到全文,综合理解与消化篇中精华。

2.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小说,要求学生应充分预习课文,除了常规做到的借助工具书解决生难字词外,须准备用四五百字复述全文大意,注意交代清楚时、地、人、事、事件的因果。

媒体设计:投影仪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一份圣诞礼物造就一个伟大作家的故事。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日子里,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代号34627的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从前办过的《滚石》讽刺幽默杂志,他所写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是市民们很好的消遣和娱乐。为什么不再试试呢?——他想。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小说获得很大成功,很快发表在1899年《麦克卢尔》杂志的圣诞专号上。34627号罪犯终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从此后,一发而不可收,34627囚徒变成了和契诃夫、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同学们知道他的笔名吗?对,是欧·亨利。非常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也是一个关于圣诞礼物的故事,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解说: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教师用关于作者的故事来导入,正好切合小说的特点,同时又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究的热情:这位由囚徒到作家的人是谁?他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创作了哪些优秀作品?《麦琪的礼物》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解题

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锡特尼·波特尔,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生于美国比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的家庭。年轻时,欧·亨利在家乡一家药房当学徒,后来到西部得克萨斯州做过牧童、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和银行出纳员。在银行工作期间,由于出纳制度不完善,短缺了一笔现金。为了避免受审,他离乡背井到中南美流浪了几年,后来得到妻子病危的消息,回家看望,终于被捕,在俄亥俄州监狱坐了三年的牢。狱中以“欧·亨利”为笔名创作短篇小说。出狱后到了纽约,专门从事写作,定期为报刊撰稿。

坎坷岁月,不幸遭遇,流浪生活,监狱禁闭,以及和多种多样的人接触,给了欧·亨利丰富的创作题材。他一生共创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著名的短篇小说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的藤叶》等。他的小说从各个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黑暗,描写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颂扬了他们的真诚爱情和友谊、自我牺牲的高尚行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由于他描写的生活画卷广阔,他的作品曾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他的小说以诙谐幽默见长,往往在幽默中揉进辛酸,形成“含泪的笑”的独特风格。小说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结局往往出乎意料,而又符合真实,令人赞叹。

(解说:独特的“欧·亨利手法”产生独特的“欧·亨利小说”,而要研究独特的“欧·亨利小说”,则应首先了解独特的欧·亨利创作生涯——这是我们要步入迷人的欧·亨利艺术殿堂进行探索的必经之路。同时,初中生是首次接触欧·亨利的作品,故而有必要对作者的情况作较详细的介绍。为了方便学生做笔记,可将上述内容的概要投影出来。)

三、研习课文

1.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A.掌握文中的生难字词(投影)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吝啬抽噎贫民窟相形见绌瘦削白皙玳瑁馈赠

解释词义:

神经质掂斤拨两相形见绌俗不可耐晦涩馈赠

B.指定一学生口述小说大意,全班补充修正。

C.初步把握小说主旨。可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看法,不必苛求学生有统一的见解,因为尚处在阅读的初级阶段。

(解说: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阶段,以口述大意和粗知主旨为训练内容,从整体上观照全篇,为后阶段的阅读教学作好准备。另外步骤B和C培养学生概括、分析之思维能力,又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

2.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采取“分小组讨论一全班交流一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

明确:小说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6段写德拉无钱给爱人买圣诞礼物而痛苦。

第二部分:7—23段写德拉给爱人买到了美丽的礼物。

第三部分:24—44段互赠礼物。

第四部分:45段篇末点题,作者赞美礼物。

(解说:这是一个过渡性的教学环节,是本教时口述大意的深化,又是下课时重难点突破的必要准备。)

四、布置作业

1.再读课文,思考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如何刻画的?

2.欧·亨利的小说构思极其巧妙,本文中是怎样具体体现的?

第二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引新课

提问: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怎样理解本文的三要素?

二、研习课文

3.品读课文,突破重难点。(接上课时“研习课文”步骤2之后)

(1)人物

①提问: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德拉和杰姆,德拉着墨更多。

②德拉是个什么样的女性?小说是如何刻画她的?

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如下:

肖像描写:瘦小灵活、身材纤细、两眼晶莹明亮……尤其是作者不惜笔墨,运用夸张、比喻去着力描写德拉的长发,动词“泻”的运用极为形象传神。因为德拉的长发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美丽的外表,更折 ……此处隐藏4022个字……p>1、读完《麦琪的礼物》,你有何感受?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

(学生交流:或幸福、或辛酸……)

教师与同学交流:我读了这篇小说,既为这对夫妻间的感情感到幸福、快乐,又为他们寒酸的生活感到辛酸。而欧·亨利的作品大多能使读者有这样的感受,有人将此种风格归纳为“含笑的泪”。

2、A.指定一学生口述小说大意

B.要求全班仔细听,将其讲的较粗、错误的地方指出,准备补充修正。

C.教师板书故事情节(一半),学生补充。(见板书)

D.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大意。(50字左右)

E.这样一个故事,为了表现主人公之间的什么?(板书“爱”)

三、教授课文,研习要素。

1、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欧·亨利将它讲得是引人入胜,靠什么呢?——靠构思的巧妙。

本文的巧妙的构思表现在哪?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悬念的运用、结局的出人意料。)

首先,悬念丛生。

德拉一定得给杰姆买圣诞礼物,否则她过不了这个节。可是,贫穷的她怎样才能弄到钱?(悬念初起)后来德拉卖掉了夫妻俩引以自豪的两样东西中的一样——头发,用卖发得来的钱,为杰姆买了一条表链,并在家中期待着杰姆的到来。读到这里,我们一定会以为杰姆回家后看到表链该有多高兴了。可是杰姆一进门就盯着德拉,露出一种“摸不透的表情”,这是为什么?(悬念再生)当杰姆听到德拉说是剪了发而买了一件“美丽的礼物”后,杰姆恍如梦中,多次向妻子发问:“你把头发剪掉了?”“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读到这里,读者心中疑惑:德拉的容貌改变了,难道杰姆就不爱她了吗?(悬念接踵而来)继续读下去才知道,原来是杰姆给德拉买了用来装饰那一头长发的成套发梳,可如今,德拉的长发却没有了,难怪他追问不休。杰姆哪里来的钱呢?(悬念又起)直到最后,读者方才明白:原来杰姆是卖了另一件引以自豪的东西——心爱的怀表,才给妻子买回了成套的发梳。

其次,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2、悬念突起,结局出人意料,这体现在很多作家的作品中。下面我请我们同学也来当作家,为一篇小小说增加结尾。

(出示小说《哑夫妻》)

哑夫妻

孙宴明

他是个哑巴,虽然能听懂别人的话,却说不出自己的感受。她是他的邻居,一个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女孩。她一直喊他哥哥他真像个哥哥,带她上学,伴她玩耍,含笑听她叽叽喳喳讲话。他只能用手势和她交谈,可她能读懂他的每一个眼神。从哥哥注视她的目光里,她知道他有多么喜欢自己。

后来,她考上了大学,他便开始拼命地挣钱,然后源源不断地寄给她。她从没拒绝。终于,她毕业了,参加了工作。然后,她坚定地对他说:“哥哥,我要嫁给你!”

他像只受惊的兔子逃掉了,再也不肯见她,无论她怎样哀求。她这样说:“你以为我同情你吗?想报答你吗?不是,从12岁我就爱上你了。”可是,她得不到他的回答。

有一天,她突然住进了医院。他吓坏了,跑去看她。医生说,她喉咙里长了一个瘤,虽然切除了,却破坏了声带,可能再也讲不了话了。病床上,她泪眼婆娑地注视着他。

于是,他们结婚了。很多年以后,没有人听他们讲过一句话。他们用手、用笔、用眼神交谈,分享喜悦和悲伤。他们成了相恋男女羡慕的对象。人们说,那是一对多么幸福的哑夫妻啊!

爱情阻挡不了死神的降临,他撇下她一个人先走了。

学生讨论,口头交流。

教师点评,也可朗读原文结局。

人们怕她经受不住失去爱侣的打击来安慰她。这时,她收回注视他遗像的呆痴目光,突然开口讲话:“爱人已去,谎言也该揭穿了。”

人们谅讶之余,都感叹不已,这是一份多么执著的、浓厚的、像童话一样的爱呀!从此,她不再讲话,不久也离开了人世。恋爱中的男女仍会拿他们当做谈论的话题,他们常说,你听过那对哑夫妻的故事吗??

3、分析人物形象。

刚才我们分析了小说的情节,下面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小说的人物。

提问:你认为德拉、杰姆是怎样的人?你有何依据?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这两位主人公善良、纯洁。小说人物的性格是比较简单的,但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却用了很多。(外貌、神态、心理、语言、动作)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我们学了这篇文章,学到我们在写文章时要怎样?

(1、构思2、人物描写)

2、作业:写结局(注意出人意料和人物描写相结合)

[板书设计]

麦琪的礼物

德拉杰姆

卖爱卖

发梳

长发怀表

表链

麦琪的礼物教案 篇4

设计思想:前辈语文大师们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很有见地的。我们可以再往前迈一步:课本仅仅是个引子,是一些触点的集合,教师要把这个小文本通过你和学生的共同学习、研讨演变成大文本。说它是引子,是因为我们要据课本引出好多与课本有关的课内知识、一般能力的学习,也要引出好多与课本有关的课外知识、综合能力的学习。说它是一些触点的集合,是因为文本蕴藏着很多能触动读者思考的元素(点),这些元素涵盖了诸多角度、诸多层面,而且因人的认识水平、接收能力等的差异而不同。语文教学中要贯彻这种大文本观。本文反映了人性中美的一面,就可以引导学生由此深入生活,去找寻人性中更多的美,也可以与《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人性中的丑进行比较,也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现实生活所表露出来的人性中丑的一面加以讨论,在讨论中明辨是非,体验什么是值得称道的人性美。另外,让学生复述、概括、理清脉络,这是一条由具体到概括的逻辑训练线路,经常训练,有利于学生很快把握文章的思路。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范读课文。要求有感情,符合人物特定的心理,根据情节的发展读出起伏,确实能感染学生。

二、让学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人物言行谈一两点感受。

三、找几个朗读水平高的同学生分段朗读。

四、复述课文。

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六、理清文章脉络。

1.启发学生找到两条记叙线索:明线写德拉,暗线写杰姆。

2.让学生根据文章情节,顺着两条线索往下捋,找出明暗线的交替变化和融合。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线索。

3.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结构。

第二课时

一、归结文章的主题。要求根据文本的内容,抓住主要情节,避免以偏概全,不要将本文主题偏移到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的关注,从而展开社会批判。正确的认识:歌颂了朴实而纯真、艰难辛酸却相濡以沫的爱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尊重他人的爱,怎样向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担负起自己的道德伦理责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找来英语原著,进行跨学科学习。

《有关麦琪的礼物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